展望2025,我们的投资要做什么样的改变?

2024-12-11 17:28:14 210阅读

编者按: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秦朔朋友圈( ID:qspyq2015),作者:黄凡,创业邦经授权转载。

过去三年,是国内投资人面临极大挑战的三年,此期间A股、港股持续走弱是不争之实,而作为大部分国人资产配置最重要构成部分的国内房地产也历经了“失去的三年”。

本人曾在2022年初在秦圈发文《房价下跌的狼,这次真来了吗?》一文,明确指出国内房价的上行周期已经结束,建议普遍超配国内房产的投资人及时减持房产。

其后也在多篇原创文章中建议把国内股市的配置“缩窄”在少数优质公司(高净资产收益率、低杠杆、分红稳定)中,同时,利用一切合理、合法的工具配置以美股、日股为代表的海外资产,以实现资产配置的多元化来对冲国内经济周期下行的风险。

事实上,勇于改变思路、敢于走出原来资产配置舒适圈的国内投资人,都因参与海外投资而分享了这几年美股大幅上涨带来的丰厚回报,而期间即使是持有美国国债躺平,年化也有近5%的回报率,加上美元升值,回报则更为令人欣喜。

有胆大一点尝试“比特币”等另类投资的投资人,过去几年则更是获得了翻倍以上的收益……

展望2025,我们的资产配置策略还需要做怎么样的改变?

是继续超配美股吗?还是到了回归专注国内市场的时候了?

我们一起探讨一下。

美股真能永远涨?

美股从2009年初见底以来,至今总体上持续上涨了15年,多年前开始,不少中外市场专家就年年预测美股见顶崩盘。然而,结果就是专家们的眼镜片碎得满地都是。

因为美股每次都是经短期调整,又重归升势——包括2020年的疫情,2022年的加息,都只是让美股短期调整了一段,之后又再创新高。代表美股主流的标普500指数由600多点涨到目前(2024年12月9日)6000点左右,有了近10倍的涨幅。

摄图网_500470853_办公投资(企业商用).jpg

根据当时的估算,这1万个比特币的价值约为25美元,因此当时的比特币价格大约是0.0025美元。

现在比特币的市场价格已经高达10万美元了。而且将来也面临一系列潜在风险,包括监管风险、税收与合规压力(主要是反洗钱)、极端波动性、 技术与安全风险、能源消耗争议等……

如果有人说,目前价格高达10万美元一个的比特币,将来有一天会变得一文不值。我认为这不是天方夜谈。以此,我个人的策略是: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;他强由他强,清风拂山岗;他横任他横,明月照大江。

如果您钱多又任性,那么您请随意。

国内资产明年“钱景”如何?

首先我们看一下大趋势,从9月26日政治局会议官宣的“责任心、紧迫感”用词,我们明确得到了宏观政策全面转向的信号。

时隔不到三个月,政治局在12月9日召开经济工作会议,进一步强调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、以进促稳,守正创新、先立后破,系统集成、协同配合,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,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,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,打好政策“组合拳”,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、针对性、有效性。

这是自2011年至今的14年来,中国首次提及“适度宽松”政策。与此同时,还罕见要求“加大超常规逆周期调节”。

在积极财政政策与宽松货币政策的不断加码的背景下,经济走稳尽管是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,但方向一定是确定的。

具体上看,房地产已经熬过了“失去的三年”,总体房价基本跌回到了2016-2017年的水平。如下图:

图片

我们已经看到,无论是中央政府,还是各地方政府,对房地产的支持性政策都在持续推出,楼市走稳,是情理之中的事了。其中,最值得留意的是《中国房地产报》官宣:重新认识和肯定房地产业的支柱地位。记得上次类似的定位是在2003年,之后就是漫长的二十年国内地产长牛。

不过,我明确认为,国内地产不可能再走出过去的长牛了,这是由经济周期、人口结构、市场需求、负担能力等客观因素决定的,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规律。

至于,个人是否应该买房?我始终认为,对真正的刚需一族而言,买得起就买,至于如果以投资目的买房,建议参考本人年初在秦圈的文章《房子,何时才真正值得买?》,里面有详尽的分析以及建议。

至于国内股市的“钱景”?我认为,坚持优中选优的原则,继续持有一篮子“好公司”,结果会是越来越舒适的。因为,有“适度宽松货币政策”加上“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”的支持,优秀企业的经营环境会持续改善,而盈利能力真会有稳中向好的预期。

其实,回想一下在2021年初,优秀公司的股价都在高位,如:茅台股价突破2500,腾讯站上700元……市场气氛热烈,投资人高喊“与伟大公司共成长,紧紧拥抱核心资产一百年不动摇”。

到现在这些优秀公司比2021年初盈利能力更强,而股价则分别变成了1500元与400元的水平,比2021年初低太多了。有什么理由此时放弃?

总而言之,我认为2025的资产配置依然应该坚持多元化的大原则。不过在美股的配置上就需要更谨慎一点了。世上从无只涨不跌的市场,特别是美股的估值水平已经处于高位,具体实施上可以考虑增加一些防御性行业(如消费品、公用事业和医疗保健)作为主流硬科技的补充,这不失为明智之举。

巴菲特近期减持苹果公司的股票后,增持了部分“西方石油”“达美乐披萨”等公司股份,就是实施防御策略的好样板。

同时,美元的利率水平预期会依然维持4%以上水平以压抑通胀,投资人可以增加国债和高评级企业债券的配置,以获得稳定的合理收益并降低风险。

也可以增加其它“另类资产”作为替代性投资品种,如房地产投资信托(REITs)、黄金等作为对冲工具。而在国内的资产配置上或许也可以稍微进取一点,积极配置优中选优的上市公司中各行业、各赛道的龙头公司,静待国内宏观经济的改善而分享优秀企业给我们带来的回报。

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创业邦立场,转载请联系原作者。如有任何疑问,请联系editor@cyzone.cn。
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mk体育-在线官网直播平台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
目录[+]